【白芨种植的最佳季节】
白芨属于兰科,喜欢温暖阴湿的环境,野生白芨主要生长在植被茂盛的山沟林间,它具有美白*** - 收敛止血 - ******等功效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途还不断扩张,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,然而白芨在自然环境下面繁殖又及其缓慢,导致近年野生白芨资源急剧缩减,发展人工种植是必然趋势。
1、【根茎繁殖】
每年的9~11月将白芨挖出,选大小中等,芽眼多,无病的块茎,每块带1~2个芽,沾草木灰后栽种。 块茎繁殖属于传统种植方法,抗病力低,容易腐烂变质,繁殖能力也比较弱,近年来已逐步被淘汰。
2、【种苗移栽】:
白芨一般在每年的11月开始落叶倒苗,采用培育好的种苗在每年的3-9月都可以移栽种植。值得注意的是,夏季气温高,太阳光烈,移栽种苗的时候注意保持水分充足,有条件的可以拉上一层防晒网,种植效果会更佳。
【白芨种植的效益】
白芨是目前中国珍稀中草药之一,通过多试点、多对照、多品种,在大田实现白芨引种、驯化和快繁,通过2-3年的科学实验,在栽培试验中,未发现白芨病虫害的滋生,对于强光和低海拔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,白芨栽植成活率达到96%以上,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、易于推广的白芨繁育技术。把国家濒危植物白芨成功进行了规模化种植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2013年10月27日经过有关部门的测产,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达1200公斤/亩,高产田块达1500公斤以上,按目前市场价可实现亩产值16—21万元。为白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指导,使濒危野生白芨资源得到合理开发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对中药材种植结构的调整起到示范带头作用。
【白芨生物学特性】
白芨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。宜选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而又较为阴湿的砂壤土、夹砂土和腐殖土栽培,不宜在排水不良、粘性重的土壤栽种。
【白芨栽培技术】
用根茎繁殖。9-10月收获时,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,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,深10-13cm,每穴栽种3个,新芽向外,成三角形平放穴中。每1hm2用种茎22.5万个左右。
【白芨田间管理】
中耕除草每年进行4次,第1次3-4月苗出齐后,第2次5-6月生长旺盛期,第3次8-9月,第4次冬季倒苗后。每年追肥3次,前2次在中耕除草后进行,以猪粪水最好,第3次8-9月,可用过磷酸钙与堆肥堆沤之后,撒在畦上,结合中耕,混入土中。
南充市处在四川省东北部、嘉陵江中游,由于处在充国南部得名;管辖3个区(顺庆区、高坪区、嘉陵区)、5个县(西充县、南部县、蓬安县、营山县、仪陇县),代管1个县级市(阆中市);户籍人口7525838人;幅员面积12479.96k㎡。
南充历史悠久,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,至今建成2200多年。春秋以来历为都、州、郡、府、道之治所;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区的驻地,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,四川省东北城市群的双核之一。截止2015年,南充GDP总量达1516亿元,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89亿元,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,民风淳朴,民俗优雅,三国文化、丝绸文化、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。